妙手醫生
作者:李雪松 北京市昌平區醫院
1臨床數據1.1一一般資料:64個病例,包括53個男性和11個女性;25例初次發病,39例復發,28~69歲;發病時間為1-20年。中醫辨證分型:23例為風寒濕阻,13例為痰阻,17例為肝、腎兩虛。1.2 《實用中西結合診斷治療》的診斷標準對該病的診斷標準[1]。(1)多見于一只趾跖關節,突然間紅腫痛,漸起痛,如老虎撕咬,日輕夜重,反復發作。可能會出現發燒、頭疼等癥狀。(2)多見于有家族史的中年男性。由于勞累、暴飲暴食、食用含嘌呤食物、飲酒、外感風寒等都會引起。(3)先發于一關節,最常見的是第一趾跖。其次是腳踝、腳跟、手指和其他小關節,會出現紅、腫、熱、痛,甚至會有液體滲出。反復發作時,可伴有“塊”(痛風石)在關節附近、耳郭、耳輪、趾、指間。(4)尿尿酸、尿酸升高;發作期的白細胞總數可能會增加。(5)做腎B超、尿常規、腎功能等檢查,明確痛風后腎的病理變化。X線攝影顯示,在軟骨邊緣附近的關節有不規則的穿鑿狀圓形缺損。2期中醫辨證論治2.1急性痛風期多以熱邪為主,或以濕熱蘊蒸為主,因外邪入內,或因熱而生熱,如果熱邪滯留不散,傷氣傷陰,就會導致氣陰兩虛。病情急驟、嚴重,常在半夜突然發作,初期90%是單個關節,最常見的是第一跖趾關節和踝關節,根據證候可分為風寒濕阻證和風濕熱郁證。2.1.1風濕熱郁證多見,受累小關節紅腫熱痛,活動受限,得涼則舒,發熱、口渴、心煩、尿黃便結、舌紅、苔黃膩、脈滑數。治療以四妙散為主,清熱利濕,祛風通絡。處方:10克防己,10克蠶砂,10克連翹10克,梔仁10克,滑石30克,萆薢15克,黃柏10克,蒼術10克,牛膝10克,薏苡仁20克,忍冬藤10克,甘草30克。2.1.2風寒濕阻證是一種罕見的疾病,表現為四肢關節活動酸痛、疼痛部位不能移動、四肢關節腫脹、屈伸無力、皮膚麻木、遇雨時更是如此??诳驶蛳诧嫙犸?,舌苔薄白,脈弦緊或潤滯。治療方法主要有祛風散寒、去濕通絡、蠲痹湯等。方劑:10克羌活,10克,秦艽10克,當歸10克,川芎10克,桂枝10克,桑枝10克,薏苡仁20克,萆薢15克,干草6克。2.2慢性痛風石關節炎是由急性發展而成,多個關節受累,發作后疼痛會消失,到了后期,會出現關節畸形、僵硬、血尿酸升高或正常,主要是本虛標實證,主要有痰瘀阻絡證和肝腎虧虛證。2.2.1痰瘀證是指長期不愈、反復發作、強直畸形、皮下結節、皮色紫暗、舌淡體胖或紫暗、苔白膩脈細滑等。治療以化痰、清熱、清熱、桃子飲為主要治療方法。處方:10克桃仁,10克紅花,10克,川芎10克,當歸10克,威靈仙10克,穿山甲10克,地龍10克,白芥子10克,膽南星6克,法半夏10克,全蝎3克,烏梢蛇10克。2.2.2肝腎虧虛證反復發作,關節痛如拐杖、酸張、僵直、曲伸不利、麻木不仁、筋脈緊繃、神疲乏力、氣短自汗、面色蒼白、舌淡脈薄。陽虛型患者出現口干、便燥、舌紅少苔、脈沉細;陰虛型患者會出現腰膝酸軟、寒暑等癥狀,表現為寒寒肢冷、小便清長、舌淡胖或有瘀斑、苔白或白膩、脈沉弱等。對上肝腎陰虛癥的患者,可以通過補益肝腎、活血通絡、清熱排毒、大補陰丸等進行調理。處方:15克熟地黃,15克山茱萸,15克龜板,15克枸杞,15克,威靈仙15克,萆薢15克,懷牛膝12克,狗脊12克,地龍15克,蜂房15克,黃柏15克,土茯苓20克。治療腎陽虛衰的人,可以用溫腎壯陽、活血散寒、清熱瀉毒、加味。處方:鹿角10克,桂枝10克,制附子10克,制川烏10克,蜂房10克,熟地黃10克,穿山甲9克,杜仲15克,淫羊藿15克,萆薢15克,威靈仙15克,土茯苓20克?;蛘呖梢赃x擇獨活寄生湯進行治療。處方:生地15克,杜仲10克,牛膝10克,桑寄生10克,人參10克,茯苓10克,當歸15克,川芎10克,白芍10克,白芍10克,獨活10克,防風10克,秦艽10克。2.3間歇期也可以叫做無癥狀的高尿酸期,也就是潛伏期。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表現,也不會出現血尿酸的持續或波動。這一時期可以持續幾年,而且可以終生無任何癥狀。治療以益脾和胃、清熱、降濁化痰為主。四君子配以方劑。方劑:當歸15克,白術10克,茯苓10克,陳皮10克,青皮10克,山茱萸10克,土茯苓30克,金錢草30克,萆薢12克,牛膝12克。2.4用法每日1次,每日1次,15天,視情況而定,2-5個療程。2.5調養和預防(1)在急性期應及早應用藥物,以控制炎癥,盡快結束急性發作;(2)禁酒、節食、控制體重、忌肥肉、肥甘、油膩、辛辣、動物內臟、沙丁魚、豆類、發酵食品等高嘌呤食物;(3)避免過度工作,如性生活、緊張、受寒、關節損傷等;(4)多喝水,每天保證尿量不低于2000毫升/天,多吃堿性食品;(5)嚴禁應用肝浸膏、維生素B12、磺胺等多種抑制尿酸排泄的食品;(6)注意尿酸鈉清潔沉積在關節、腎及其它部位所致的并發癥,防止尿酸結石的發生;(7)要注意防止和處理導致通氣不良的病癥,例如高甘油三酯血癥,高血壓,肥胖等。3療效標準及治療效果3.1臨床治愈:臨床上出現的疼痛和疼痛癥狀均消失,血尿酸正常或接近正常;改善:服用藥物后,疼痛減輕,血尿酸正常。3.217例患者均痊愈,11例為急性期,6例為慢性。22個患者有明顯的療效,13個患者處于急性期,9個患者處于慢性狀態。21例患者有明顯的改善,8例為急性期,13例為慢性。4例患者均未有效,總有效率93.8%,不同類型的療效如表1所示。表1各型通氣性關節炎療效[例(%)]臨床療效明顯改善無效風濕熱郁型238 (34.8)9 (39.1)5 (21.7)1 (4.3)風寒濕阻型113 (27.3)4 (36.4)3 (27.3)1 (9.7)瘀痰阻絡型133 (23.1)4 (30.8)5 (38.5)1 (7.7)肝腎虧虛型173 (17.6)5 (29.4)8 (47.1)1 (5.9)合計6417 (26.6)22 (34.4)21 (32.8)4 (6.3)4討論痛風(Gout)是一種由于嘌呤代謝紊亂,尿酸合成增多或排出減少,使血液中尿酸鹽濃度增加,致尿酸鹽結晶沉著于各種間葉組織,從而導致受累組織發生炎癥反應。痛風性關節炎是指關節病變。中醫認為,這是因為內感風寒,或者是因為身體虛弱,或者是因為身體的原因。《醫學入門痛風》中認為,痛風多是由于“氣血虛寒,不能滋養關節”所致,并指出在中后期,有“痛入骨髓,不能移”的臨床表現?!督饏T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第五》:“寸口脈沉而虛,沉者為骨,虛則為筋,虛則為腎,虛則為汗。又說:“經期疼痛,筋疲力盡,這是因喝酒、汗、風所致。”高尿酸血癥是導致該病的主要原因,這是濕濁之毒。尿酸濁毒的邪氣不是由外而生,而是由內而生,多見于肥胖或喜歡吃重口味的人。肥甘厚味會損傷脾臟,導致脾胃不暢,導致水谷不能歸于正化,而濕濁之氣則是導致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。治療以改善癥狀、避免反復發作、損害腎功能為主要目標。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土茯苓、金錢草、陳皮、青皮、金錢草等,可促進尿酸排泄。雞內金、金錢草、冬葵子、陳皮、琥珀粉、金錢草、海金沙等;感染尿道的人加白術、瞿麥、車前子、石葦。痛風是風濕的一種,但根據風濕的證候來治療,療效并不理想,或者有短期的療效,但對高尿酸血癥的病人,特別是高尿酸血癥的病人,應該根據病情的不同階段,根據病證的特點,分期辨治尤為重要。(1)急性發作可能為首次發作,也可能為慢性關節炎的病理改變。因為正盛之時,往往會突然發作,出現紅腫熱痛等癥狀,按照“急治其本”和“審證求因”的治法,如果是風寒濕阻的,可以選擇“祛痹湯”或者薏苡仁湯。寒性較重的人可以加入川烏、細辛;如果有濕氣較重,可以加防己、茯苓等;以上肢為主的人再用羌活、姜黃、桑枝等;下肢為主者可加牛膝、木瓜等。如果是風濕熱郁證,可以選擇四妙散或者是白虎桂枝湯。關節紅腫較重的患者可選用金銀花、連翹、黃柏等;關節熱、紅斑可加牡丹皮、赤芍、虎杖等;對關節腫大的患者,再加防己,蠶砂;大便不清者,加大黃、芒硝;如果是邪熱傷陰,可以選擇青蒿、白薇、地骨皮等。(2)慢性關節炎,因其病程較長,反復發作,容易傷及正氣,導致氣血虛浮,虛實相生,在治療上,以固本扶正、健脾和胃、養血、祛邪。可以選擇四君子、川烏、草烏、細辛、桂枝、牛膝、桑寄生、土茯苓、茯苓等。如果是痰瘀阻絡者,可以服用桃紅飲或者是身痛逐瘀湯。故以絡石藤、防己、蜂蜜、僵蠶、地龍、威靈仙、天南星、蜈蚣、穿山甲等,以扶正固本。如果出現肝腎虧虛的情況,可以選擇用獨活寄生湯加利濕祛濁的藥物,如金錢草、土茯苓、茯苓等。(3)在沒有癥狀的高尿酸期或間歇期,通常沒有任何癥狀,也沒有明顯的高尿酸血癥,如果出現脾胃虛弱、氣血不足的情況,可以用四君子湯來達健脾和胃,升清泌濁,因為“辯證論治要從病因上來分析,在不同的時間點上,因勢利導,使正安。如果出現肝腎虛虛、腰膝酸軟等癥狀,可以用獨活寄生湯進行調理,達到固本清源,達到調養肝腎的作用。結論:痛風性關節炎除除風散寒外,還需加強肝、腎、氣血等方面的調理。歸根結底,就是內外兩方面的原因,一是因為肝、腎、陰陽兩虛,二是因為受風、寒、寒等因素的影響。根據其發病原因,臨床上除邪外,還可以加入一些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的藥物,如杜仲、桑寄生、當歸、黃芪等。本文主題:痛風分級辨證論治,臨床應用文獻綜述:目的:探討臨床應用分型辨證分型治療痛風的臨床效果。方法采用分級辨證的方法對64例痛風病人進行臨床分析。結果:17 (26.6%)、22 (34.4%)、21 (32.8%)、無效(6.3%)、總有效率93.75%(93.75%).
妙手皮膚科醫患交流群
妙手醫生App
微信公眾號
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編號:粵C20150017 ICP備案號:粵ICP備14102178號
Copyright ? 2010-2018 廣東恒金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版權所有